黄河水资源利用已过承载极限 水污染年损失百亿
既面临资源型缺水,又面临水质型缺水,黄河水资 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。日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的《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》显示,2004年黄河水资源总量为482.65亿立方米,总取水量为 444.75亿立方米,水资源取用率达92%。黄委会主任李国英指出,过度利用将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,最终导致河流“生命”终结。
据了解,黄河流域资源型缺水的矛盾十分突出。1972年以来,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。预 计到2010年,黄河流域总人口将达到1.21亿,国民经济总需耗水量为520亿立方米。遇到正常来水年份,黄河用水缺口将达40亿立方米,遇到中等枯水 年份,缺水将达100亿立方米。到2030年和2050年,正常年份黄河缺水分别为110亿立方米和160亿立方米。黄河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 极限。
另一方面,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,黄河水质问题也十分严峻。由于入河排污量增加迅速,进一 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,形成了黄河水质型缺水。《2004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》显示,黄河干流32个监测断面中,65.6%的断面水质劣于地 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。其中Ⅳ类占40.6%,Ⅴ类占15.6%,劣Ⅴ类占9.4%。据统计,黄河流域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5亿—156亿 元。
专家指出,解决资源型缺水的主要途径有两条,一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,二是通过实施外流域 调水,增加黄河水资源的总量。近期目标是:节水灌区达到引黄灌区面积的64.3%,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.4左右提高到0.5以上,大中城市工业用水重 复利用率由现在的40%—60%提高到75%左右。远期目标: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调水170亿立方米以上,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,确保黄河不断流,为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水量、水质保证。
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,以保护水资源为根本,实行污染物排放和入河的总量控制,通过增加和调节黄河水量,提高和优化河流的承载能力,实现黄河“污染不超标”的总体目标。
·中国水资源现状
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。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,占全球水资源的 6%,仅次于巴西、俄罗斯和加拿大,名列世界第四位。但是,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 国家之一。然而,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。仅2002年,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,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%,是美国1995年淡 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.2倍。
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,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。80年代以来,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,情势越来越严重,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